在一个政治分裂的国家,一个没有任何政党曾获得议会选举绝对多数胜利的国家,联合政府谈判是摆在内塔尼亚胡面前的下一个问题。
然而,利库德集团的主要对手中左翼政党犹太复国主义联盟领导人赫佐格(Isaac Herzog)则称一切尚未有定论,并表示他已经和一些政党领导人就组建政府相关事宜进行了交流。
在此前民调中,犹太复国主义联盟被广泛认为将击败利库德集团赢得选举胜利,然而当地时间17日晚间的选举后民调显示,两个政党几乎不相上下。内塔尼亚胡试图立即抓住这个势头,立即在“推特”官方账户宣布胜利。
有政治评论家称,由于有传统右翼盟友的支持,内塔尼亚胡组建内阁之路看似更加容易一些。
在此次选举的最后阶段,内塔尼亚胡一直试图赢得极端民族主义选民的支持。本月初,他进行了一次“非正常”访美,并高调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唱反调,称正在谈判的伊核协议是“一个坏协议”,可以引发“核噩梦”,不如不签。
在选举活动中,利库德集团将竞选焦点放在伊朗核计划和好战“国”的扩散上,但很多以色列人称他们已经对这样的议题感到厌倦。而中左翼政党则将选举焦点放在社会经济问题上,尤其是国内生活成本高昂等问题,促使其支持率在选举前大涨。选举前的民调显示,犹太复国主义联盟将在选举中比利库德集团多占据3-4个席位,显示出公众对赫佐格的偏好。
在以色列一家电视台的选举后民调中,利库德集团在议会120个席位中赢得28席,犹太复国主义联盟则获得27席。另一家电视台在选举结束后修正其民调结果,利库德集团获得27席,犹太复国主义联盟则获26席。还有一家电视台的民调则显示两党均获27席。
“克服重重困难:利库德集团获得了巨大的胜利,利库德集团领导的全国阵营获得了巨大胜利,以色列人民获得巨大胜利。”内塔尼亚胡对支持人群称,已和其他右翼政党领导人谈话,并敦促他们立即一起组建一个“强壮稳定的”政府。
以色列本届议会成立于2013年1月,由13个政党组成,其中,利库德与“我们的家园以色列”党组成竞选联盟,共获得31席,成为最大赢家,内塔尼亚胡再次成功组阁,连任总理。
目前,初始计票显示,利库德集团以32:24的优势领先犹太复国主义联盟,但这仅仅是在57%计票率的基础上得出的,最终结果预计最早将在当地时间18日晚些时候得出。
有分析认为,由以色列前交通部长卡隆(Moshe Kahlon)领导的新中间派政党全民党(Kulanu)在联合谈判中将起到关键作用。在投票结束后,卡隆称不排除和利库德集团或犹太复国主义联盟合作的可能性。
根据选举后民调,右翼和宗教政党将占据54个席位,左翼党派则将获得43个席位,两者均远低于组阁需要的多数席位。内塔尼亚胡将继续担任以总理,直到新政府组阁成功。
在选举结果出来后,各个政党间将进行磋商,磋商结果提交给以色列总统里夫林(Reuven Rivlin),由他任命他认为最适合组阁的人选,获得任命的人将有42天的时间组阁。
里夫林呼吁国家团结,并表示他倾向于一个利库德集团和犹太复国主义联盟合作的政府。然而,在竞选中内塔尼亚胡曾经拒绝这样的合作。
极端民族主义政党犹太家园党领导人班尼特(Naftali Bennett)说,他已经和内塔尼亚胡进行了交流,并同意和他“加速”联合政府谈判。
如果此次赢得大选,这将是66岁的内塔尼亚胡第四度出任以色列总理。这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高材生1996年第一次当选以色列总理,1998年起兼任外长。1999年5月,50岁的内塔尼亚胡参加竞选失败后辞去利库德集团领导人职务,宣布退出政坛。2002年-2005年,他又复出先后任外交部长、财政部长,2009年3月出任总理。2013年3月18日,他再次组阁成功,连任总理。来源一财网)
在选举后民调显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BenjaminNetanyahu)领导的利库德集团以微弱优势领先于中左翼政党后,当地时间17日内塔尼亚胡宣布赢得议会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