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排喜提热搜!将巴西拉下世界第1宝座央视赞1人:男版朱婷

在北京时间6月12日晚结束的世界男排联赛第4轮一场焦点战中,中国男排爆出大冷门,3-0完胜世界排名第1的东道主巴西男排,三局比分分别为25-23、31-29、25-23。也是中国男排本届世联赛的首场胜利,此前中国男排先后以三个1-3输给伊朗、日本和斯洛文尼亚男排。

本场赛前,并没有多少人看好缺少了队长江川的中国男排,能掀翻世界排名第1的巴西男排,但男排小伙子却做到了。

三局比赛中,中国男排曾数次被派上主二传布鲁诺、主力副攻卢卡斯的巴西男排反超比分,但小伙子们却临危不乱,依靠出色的拦网最终拿下比赛。3局比赛,中国男排只赢了6分,每一局都杀到最后时刻才拿下,这场比赛也让电视机前的中国排球迷看得十分过瘾。

在爆大冷击败巴西男排后,中国男排毫不意外登上了国内某知名社交平台的热搜榜。许多球迷也纷纷留言,盛赞中国男排好样的,并直言这是振奋人心的胜利。

就连央视都盛赞22岁的中国男排主攻张景胤,堪称是“男版朱婷”。此役张景胤1人砍下了25分,成为全场比赛的得分王,在江川伤缺情况下,“小太阳”撑起了中国男排的攻击火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男排在零封巴西男排后,成功将对手从世界第1的宝座拉下马,巴西男排的即时排名已经被波兰男排超过。而中国男排也凭借这场胜利获得接近18个积分狂升6位,来到了世界第17位,在亚洲范围内继续紧随伊朗和日本,排名第三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外媒:卢拉高调宣布巴西“回归拉美”

综合法新社、西班牙《国家报》网站报道,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与众多拉美其他国家领导人共同出席一场峰会后,巴西总统卢拉24日宣布,他的国家“回归本地区”。

报道称,在就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卢拉来到阿根廷首都,寻求重新搭建沟通桥梁,他的极右翼前任博索纳罗在任内退出了拉美地区组织。

今年77岁的卢拉在第七届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拉共体)首脑会议上说:“巴西回归本地区,并且准备带着强烈的团结与亲密感同你们并肩合作。”

阿根廷总统阿尔韦托费尔南德斯在会上说:“没有巴西的拉共体是一个空心的拉共体。”

报道称,在就任巴西总统三周后,卢拉成了此次会议的明星。他将在会议上寻求推动正在经历政治和经济危机的拉美国家的一体化。

报道称,在之前的两个总统任期内,卢拉借助金砖国家在新兴国家和工业化国家之间架起桥梁,并推动南美洲国家联盟和拉共体等拉美地区论坛的发展,成功提升了巴西的政治影响力。现在,巴西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再次呼吁推动地区一体化,尽管这一愿景与拉美国家的多项议程有冲突之处。

拉美观察丨巴西回归拉共体大家庭 加快推动拉美一体化进程

在近期举办的拉美与加勒比地区国家共同体第七届峰会上,作为拉美最大经济体的巴西,不仅在2019年宣布暂时退出拉共体之后,正式回归拉共体大家庭,还提出一系列建议,包括推出区域内共同货币、共同保护亚马孙雨林、推动能源合作等等。总台记者全程现场报道了本届拉共体峰会。分析人士认为,巴西正式“回归”将有助于加快拉美地区一体化进程。

巴西总统卢拉在去年赢得大选后曾明确表示,将推动巴西积极拥抱多边主义机制,强化巴西在拉共体和金砖合作机制等国际多边主义机制中的作用。今年1月初,卢拉正式就任后,很快公布首次出国访问选择阿根廷的消息,并借助出访阿根廷的机会促成巴西重返拉共体。

当地时间24日,卢拉在拉共体峰会上发言时表示,拉美与加勒比地区是“热爱和平”的地区,巴西已经重返拉共体,准备好与所有其他的成员国开展合作,把巴西自身的未来明确地与自己的邻国、南方共同市场、南美洲国家联盟和拉共体联系起来,打造一个区域命运共同体。这是巴西在2019年宣布暂时退出拉共体之后,巴西总统首次参加拉共体峰会。卢拉在峰会上的发言,涉及推动减少发展不平衡、促进能源合作、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亚马孙雨林、基于多边主义原则构建和平的国际秩序等方面。拉共体轮值主席国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在峰会上表示,欢迎巴西重新加入拉共体,“没有巴西的拉共体,显得特别空洞无力”。

2011年12月,拉美和加勒比地区33个独立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代表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举行会议,宣布正式成立拉共体,以促进拉美地区一体化和增强拉美国家的国际线年,作为拉共体主要创始国之一,巴西宣布暂时退出该组织,给拉美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带来了重创。而此番巴西重返拉共体,为该组织注入了强心剂。

巴西国际关系中心国际顾问委员成员、前驻华大使卡拉穆鲁对总台记者表示,巴西宣布重返拉共体,为拉美国家之间强化合作提供了一个“牢固的基础”。他表示,巴西是拉美最大经济体,也是该地区拥有最大外交影响力的国家,拉美大家庭缺少巴西,就意味着“不完美”。卡拉穆鲁说,在巴西重返拉共体之后,地区国家应集体向前看,在能源合作、保护环境、发展低碳绿色经济等方面加强合作,并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巴西环球在线网专栏作家肯尼迪·阿伦卡尔日前撰文称,巴西重返拉共体,让巴西回归到拉美地区领头羊的角色,巴西获得一个推进拉美地区一体化的重要平台,而这也为巴西在与欧盟、美国等谈判磋商时,增强了维护自身利益的话语权。

24日的峰会,拉共体33个成员国均派出了代表出席,其中有十多个国家由国家元首出席,规格之高创下近年拉共体峰会之最。当晚,在巴西、阿根廷、哥伦比亚、乌拉圭等国家的共同推动下,全体代表共同签署并发布了《布宜诺斯艾利斯宣言》,达成了111点共识。

宣言强调,拉共体成员国承诺将共同维护本地区民众的权益,加速推进实现区域一体化,在经济和社会重建、确保粮食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推动融资便利化、维护性别平等方面加强合作。宣言呼吁各成员国通过政治对话和团结合作,完成联合国制定的相关发展目标。宣言还指出,美国对古巴和委内瑞拉等拉美国家的封锁与制裁违背国际法,美方应尽快停止不当行径,并支持阿根廷在马尔维纳斯群岛上的主权诉求。

分析指出,近年来,拉共体在支持阿根廷对马岛群岛主权诉求的问题上立场一致,却难以在对美国制裁古巴、委内瑞拉等国家的批评上达成共识。本次发布的宣言能做到“立场一致”,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大国的态度很关键。卢拉当选后,巴西恢复了与委内瑞拉的大使级外交关系,解除了对委领导人入境巴西的限制,同时也释放出积极改善与古巴关系的意愿。卢拉在拉共体峰会前表示,巴西反对外界干涉委内瑞拉事务和封锁古巴的做法,反对欧美此前支持“委临时总统”瓜伊多的行径,巴西支持用对话协商的形式解决区域内问题。

卡拉穆鲁进一步分析,《布宜诺斯艾利斯宣言》表明,各成员国愿意直面自身的问题并设法找到解决之道,而不愿依赖美国或欧洲来制定与自己的前途相关的政策,“这也表明拉共体的国家领导人已经达成了共识,即拉美地区的一体化前途应由自己来掌控,我们可以通过更好的区域整合、更好的合作、更好的对话来实现目标。”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教授爱德华多·维奥26日在阿根廷国家通讯社网站上撰文指出,本届拉共体峰会所取得的成果,在数月前看来“是不可能实现的”:第一、拉共体所有33个成员国都派出代表出席;第二、巴西重返拉共体,让该组织的国际重要性得到彰显;第三、峰会结束时发布的宣言,涉及111点声明,获得全体成员一致同意。

文章还指出,拉共体的成长是拉美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一环,本届拉共体峰会标志着区域一体化进入了新阶段,但需要区域内国家采取更多的行动,需要“软硬兼施”,既从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层面,又从文化、体育、教育、健康、科技等“软”层面,来推动一体化进程。

本届拉共体峰会备受外界关注的焦点,除了巴西重返拉共体大家庭,还有巴西与阿根廷两个区域大国提出创建南美洲共同货币的倡议。

分析指出,长期以来,美国通过美联储的操作,利用美元霸权“收割世界”,拉美地区也深受其害。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美联储在经历数年的降息周期之后突然宣布加息。美元的升值导致其大量回流到美国,而拉美国家因为此前借入大量美元债务而面临巨大的偿债压力,很多国家因此掉进债务陷阱。此次巴西与阿根廷提出共同货币的倡议,反映出拉美区域国家期望减少对美元依赖的意愿。

本月22日,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和巴西总统卢拉在阿《侧影报》上发表联合署名文章称,双方决定推进有关南美洲共同货币的讨论,以推动金融、商业等领域往来,降低运营成本,改善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阿根廷经济部长马萨则对媒体表示,拉共体峰会计划就共同货币展开讨论,包括央行角色、提振地区贸易和减少对美元依赖前景等。第二天,卢拉在阿根廷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推出共同货币的倡议“正处于初期调研阶段”,两国将就此举行更多的讨论和会商。

阿根廷经济学者埃尔南·莱切尔对总台记者表示,巴西与阿根廷两国GDP占南美洲国家经济总量超过50%。如今一起提出共同货币的倡议,虽然面临着操作上的复杂性,但对于两国的经济发展来说是个积极的消息:对巴西而言,可增加巴西的出口,带来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对于阿根廷而言,可缓解当前美元外汇储备短缺的问题,减少依赖美元所产生的贸易风险。莱切尔还表示,推出共同货币需要解决阿根廷与巴西两国在宏观经济政策、央行角色以及生产力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为此两国有必要加强沟通、弥合分歧。

巴西经济学教授卡洛斯·马代尔指出,在巴西、阿根廷等南美洲国家推行共同货币,将成为推动拉美地区一体化进程的策略之一。尽管在南美洲推行共同货币被很多自由主义经济学者诟病,但这一提议“有很强的说服力,值得进一步讨论”。马代尔还表示,由于拉美国家在经济上发展“极其不平衡”,那些经济发展较缓慢的经济体在使用共同货币之后,将可能采取更有效的融入世界市场的途径,葡萄牙和希腊在加入欧元区之后的经济发展情况已证明这一点。

卡拉穆鲁对总台记者表示,提出共同货币的倡议,是一个“不错的设想”,但推出一种取代巴西雷亚尔和阿根廷比索的共同货币,需要两国采取更多的协调行动,也需要更多的时间。他说,当前来看,巴西与阿根廷即将讨论的可能是推出一种货币单位(类似欧洲货币单位,即欧元形成以前欧共体成员国共同采用的计量单位),使两国贸易便利化,减少两国贸易结算时对美元的依赖,这是值得期待的。(总台记者 雷湘平 宫祥诚)

2022年ATP罗马大师赛男单首轮:巴西拉什维利获胜

意大利罗马,2022年ATP罗马大师赛男单首轮,巴西拉什维利 2-0 埃文斯。

尼克洛斯·巴斯拉什维利(Nikoloz Basilashvili),1992年2月23日出生于格鲁吉亚第比利斯,格鲁吉亚网球运动员。

丹尼尔·埃文斯(Daniel Evans),1990年5月23日出生于英国伯明翰,英国网球运动员。

2021年,埃文斯在墨累河公开赛夺得生涯巡回赛首冠,并在蒙特卡洛大师赛击败世界第一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意大利罗马,2022年ATP罗马大师赛男单首轮,巴西拉什维利 2-0 埃文斯。

尼克洛斯·巴斯拉什维利(Nikoloz Basilashvili),1992年2月23日出生于格鲁吉亚第比利斯,格鲁吉亚网球运动员。

丹尼尔·埃文斯(Daniel Evans),1990年5月23日出生于英国伯明翰,英国网球运动员。

2021年,埃文斯在墨累河公开赛夺得生涯巡回赛首冠,并在蒙特卡洛大师赛击败世界第一诺瓦克·德约科维奇。

卢拉三任巴西总统将推动中巴关系再上新台阶

当地时间1月1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77岁的巴西左翼劳工党领袖卢拉第三次宣誓就任巴西总统。随着卢拉的就职,拉美版图的左翼力量崛起也达到高潮。巴西是中国在拉美重要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中巴合作是中拉合作、新兴市场合作、南南合作的典范。未来,中巴关系发展将进入新的机遇期,引领中拉关系重新出发,对世界格局也有着深刻影响。

1985年巴西恢复民主制度。卢拉代表工人阶级竞选总统,于2002年成为巴西史上首位“工人总统”,实施“强巴路线”,从此,巴西开启“卢拉时代”。一直到2010年卸任时,卢拉仍有高达80%的支持率,被评为巴西历史上最受欢迎的总统。

此次卢拉“东山再起”,他在就职演说中表示,要在其前任右翼政府留下的“废墟”上“重建”巴西,强调将“为所有巴西人执政,消除饥饿和不平等问题”,同时呼吁“所有巴西人团结起来,随时准备以和平方式应对任何试图破坏民主的极端主义袭击”。

在政治方面,卢拉将打击激进民粹主义,建造民主法治社会,团结全国各阶层,缓和两极分化和社会矛盾。在经济方面,卢拉政府致力于解决经济衰退,改善受疫情严重影响的居民生活。卢拉认为,新自由主义模式是导致国家落后的根源,因此,需要重新塑造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大力推动“再工业化”,提升民生方面的福利保障水平,加大在卫生、教育和科学领域的投入力度。在社会方面,卢拉推动建立和谐包容社会,打击收入、性别、种族等一切形式的不平等,加大雨林保护力度,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等。

巴西是世界重要新兴大国,是拉美最大经济体,是金砖和G20成员国,具有重大地区和国际影响力。卢拉在就职演说中表示,要结束近几年巴西在右翼执政期间的孤立状态,“巴西必须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在地区层面,卢拉力主恢复巴西在拉美地区“领头羊”地位,壮大拉美整体在国际上的地位,成为世界格局中的关键角色。卢拉将强化与拉美地区国家团结,加强与左翼国家联系,推动拉美地区一体化进程,在重振南方共同市场的基础上恢复南美洲一体化进程,强化南美洲国家联盟、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等区域合作组织。

卢拉两任执政的巴西政府曾作为南美国家的“带头大哥”,不仅为巴西、还为整个拉美在国际层面取得了重要地位。卢拉将于1月23日访问阿根廷,这是其上任后首次出国访问,期间将会见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峰会成员国代表。

卢拉将增强国家、地区独立性,着力构建“和平、相互尊重主权、社会包容、环境可持续”的新型国际社会。卢拉重视南南合作,促进多边组织合作。2009年,时任总统卢拉牵头成立了金砖国家组织,成为世界舞台上重要的由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多边合作机制。卢拉表示,要壮大金砖国家,“通过金砖国家和其他国家组织,激发新的不结盟运动,壮大自己的实力,按照自己的条件参与进入国际贸易、外国投资和国家发展中来,从而加强全球南方国家控制和把握经济主权的能力”。卢拉声明,“巴西寻求与所有国家建立关系,开辟一条独立的道路”。2022年11月,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上,卢拉发表演讲,强调巴西将奉行务实、积极的外交政策,承诺“帮助建立一个和平的、以对话、多边主义和多极化为基础的全球秩序”。

巴西左翼劳工党总体上与中国发展理念相近,视中国为发展道路上的有益借鉴、经济复苏的强劲依托和外交多元化的重要伙伴。政治互信是中巴友好基石,卢拉作为左翼领袖,对社会主义有认同感,钦佩中国改革开放发展成果。当前,中国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又正值巴西左翼政府重新上台,卢拉政府希望与中国进行治国理政等方面的经验交流。

经贸合作一直是中巴关系的“压舱石”,中国是巴西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国,巴西是中国在拉美最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投资目的地,中巴经贸往来对巴西经济复苏和消除贫困至关重要。

在国际层面,巴西左翼政府与中国在全球治理上政策立场相近,双方在金砖国家、G20和WTO等多边机制中相互呼应和支持。中巴关系有望成为中拉关系的发展龙头。

未来,在双方元首的共同推动下,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契机,中巴务实合作将持续深化,中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将更上一层楼。

2022年美网男单首轮:吴易昺3-0巴西拉什维利

从资格赛突围的吴易昺首轮对阵赛会31号种子、格鲁吉亚名将巴西拉什维利,以6-3、6-4、6-0取胜,职业生涯首次闯进大满贯正赛第二轮。

上一次做到这一点的,还是参加1959年温网的中国男网传奇前辈梅福基,不过当时并不是公开赛时代。

从资格赛突围的吴易昺首轮对阵赛会31号种子、格鲁吉亚名将巴西拉什维利,以6-3、6-4、6-0取胜,职业生涯首次闯进大满贯正赛第二轮。

上一次做到这一点的,还是参加1959年温网的中国男网传奇前辈梅福基,不过当时并不是公开赛时代。

巴西拉甘蔗 斯堪尼亚经历炼狱式考验

【卡车之家 编译】众所周知,一款新车型的诞生背后是一个品牌长达数十年来的技术积累,而最终上市还需经过严苛的实地测试。8月23日,新一代斯堪尼亚S730和R500已经正式发布,新车在产品外观、内饰和动力表现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据斯堪尼亚方面介绍,新车在正式发布前,曾在巴西的甘蔗地里接受过两年测试。公路之王在那里接受了怎样的“折磨”,下面的视频将告诉我们一切。

阿拉拉夸拉,位于巴西东部圣保罗州,当地气候炎热,被称为“太阳之家”。受气候影响,阿拉拉夸拉甘蔗种植业发达,糖产量丰富。一条条红褐色的泥土路,将成片的甘蔗地分割成一块一块,这也是种植户向制糖厂运送甘蔗的唯一通道。

然而,每到雨季来临,道路条件恶劣,地面湿滑泥泞,给运输车辆行驶带来非常大的难度,但斯堪尼亚看中的正是这一点,这恰巧给测试车辆提供了完美的运行环境。极端条件下斯堪尼亚的表现如何,工程师们需要一个答案。为此,他们和当地的甘蔗种植户签订了两年的合同,新一代斯堪尼亚担当起运输甘蔗的任务。

3月到12月是阿拉拉夸拉甘蔗收获的季节,每小时大约有100吨甘蔗被收割下来,甘蔗内糖分流失快,所以需要马上运送到制糖厂进行加工。由于甘蔗产量大、运输时间紧,斯堪尼亚不得不同时牵引两辆挂车进行运输,整车全长30米,总重120吨。

雨后路面变得更加湿滑颠簸,这一方面会给车辆行驶带来困难,一方面有可能对车辆零部件、内部系统正常运行造成很大影响,对于新一代斯堪尼亚都是不小的考验。不过,这也让斯堪尼亚提前预知到,车辆实际使用中可能遭遇的各种问题,方便工程师做出调整,增加产品的可靠性,毕竟斯堪尼亚的目标便是“生产世界上最强大的卡车”。(编译/张雅静)

巴西宣布重返拉共体机制

新华社巴西利亚1月5日电(记者卞卓丹)巴西外交部5日宣布,巴西联邦政府已通过外交渠道向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拉共体)成员国通报,巴西将“全面并立即”重返这一重要地区机制。

巴西外交部当天在声明中说,重返拉共体是“重组我们的外交遗产和重新全面融入国际社会不可或缺的一步”。

巴西媒体报道说,应拉共体轮值主席国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邀请,巴西新任总统卢拉将于本月24日出席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第七届拉共体首脑会议。

2020年初,巴西博索纳罗政府以拉共体成员国围绕委内瑞拉问题分歧严重、不具备形成共识的条件为由,宣布暂停参与拉共体框架内活动。

2011年12月,拉美和加勒比地区33个独立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代表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举行会议,宣布正式成立拉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