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0月,跟党中央分裂南下的张国焘率红军左路军南下川康失败后,在朱德、等人的反对下,又重新率领红军北上。
在甘肃靖远县虎豹口黄河渡口,准备渡过黄河参加宁夏战役,在渡过了红四方面军机关和红五军、红九军、红30军、骑兵独立师、红军妇女独立团之后,被闻讯赶来的军封锁了黄河渡口,导致红军总部、红四军、红31军未能过河,被隔在黄河东岸。
过了黄河这21800人由于行动迟缓,导致宁夏战役计划战机己失,向河西一带进发,准备创建河西根据地。
1936年11月,奉命组成西路军,继续执行此任务,并相机打通新疆路线,在那里获取苏联的援助。
没有过河的红军总部及红四军、31军在张国焘、朱德的率领下,继续北上,抵达延安,与党中央会合。
黄超,1906年出生,贵州人。读书时就积极参加领导的进步组织和。1925年,他在上海参加五卅运动后加入中国,大革命失败后,他被组织派赴苏联东方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
1931年2月,黄超担任广东省委组织部秘书,两个月后他到鄂豫皖中央分局做组织工作,不久,担任张国涛的秘书,同年冬担任鄂豫皖分局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秘书长。
1933年后,黄超先后担任红四方面军红四军73师政治部主任,红31军政治部主任,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和军委秘书长,西北革命委员会委员长,他是川陕省省委委员,常务委员,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
1936年9月,他调任红五军政委,积极执行张国焘南下命令,到川康边作战,任金川军区政委。
1936年6月,黄超随红四方面军北上,10月,红五军西渡黄河,编入西路军,黄超仍担任红五军政委。
在河西走廊一带西路军遭到了青海二马率领的马家军部队和民团的疯狂堵截和围杀,敌众我寡,西路军损失惨重。
1937年1月,西路军在撤到河西走廊中段临泽县、倪家营子与高台县一带时,与马家军进行了一场生死大战,红五军军长董振堂指挥部队坚守高台,血战数日,由于黄超政委的指挥失误,导致军长董振堂、军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牺牲,踞守高台的红五军全军覆没。
1937年3月,被打败的西路军余部组成西路军工作委员会,黄超担任工委委员,跟随、李卓然、程世才、李特等人西越祁连山,经过千难万险,到达新疆星星峽,与等候在那里的中央代表陈云、腾代远等人会合,一起来到了乌鲁木齐。
西路军400多人到达新疆后,战士们在新兵营进行军事训练和军事技术学习,高级干部则集中在一块儿进行政治学习。
1937年年末,从苏联回国的王明路经新疆乌鲁木齐时,对西路军高级干部进行了政治审查和甄别肃反,西路军参谋长李特和红五军政委黄超被王明以“托派”的罪名逮捕,1938年初在乌鲁木齐被杀害。
1981年,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一些冤假错案进行了,黄超、李特这一冤案也被昭雪,两人被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